大量餐饮店将倒下,这4类会是重灾区!

红餐网

2024-11-19

0
0
0
557

最近,又有一批餐饮品牌倒下了。

比如知名连锁日料品牌赤坂亭、广州清心鸡沙田乳鸽店、烘焙品牌勿理堂......勿理堂老板直言:“是真的顶不住了!”

如果把统计时间拉长一些,倒下的品牌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倒闭潮才刚刚开始,餐饮行业严重供过于求,还会有大量餐饮店倒下。

结合行业现状,通过和一批业内人士交流得出结论,接下来这4类门店会率先被淘汰!


(一)房租成本高、效益差的大店


大店风险高,一直是行业的共识。尤其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这些风险会被成倍放大,一批租金高、效益差的大店,只能迎接倒闭的命运。有二手设备回收商表示,今年回收的餐饮大店比去年多了5、6倍。

租金、人力、食材是餐饮店经营成本的“三座大山”。门店越大、租金越高,对现金流的要求就越高,一旦生意不及预期、现金流出问题,到了该付租金的时候付不起,只能关店。


对于连锁品牌来说,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开几家大店、旗舰店,即使亏钱,也能接受“战略性亏损”,可以通过其他门店的收益平抑成本。一旦市场不好,整体门店收入都面临下滑,关掉效益差、本身就难挣钱的大店,就会成为很多品牌的首选项。


比如,最近Tims天好中国(下称“Tims”)首席执行官卢永臣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今年Tims还在继续开新店,但同时关掉了一批租金较高的大店。

连锁品牌尚有魄力和底气主动关店调整,做单店的餐饮老板就没那么幸运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最近佛山一家桂林米粉店挂出了转让公告,这家店开在非核心区的热门商圈,面积120平米,老板说,一天卖900碗粉都顶不住铺租。

一般来说,粉面品类开大店可能是策略的失误,但那些原本就对位置、面积、装修有刚性需求的品类,如今也难逃倒闭的命运。


在社交平台上,倒下的各类火锅店、中式正餐门店、酒馆等数不胜数。比如“漫咖啡”北京丰台永旺梦乐城店,在10月悄然闭店跑路。据凤凰网报道,漫咖啡主打“第三空间”,面积动辄四五百平米,房租压力大,导致翻台率低,限制盈利空间。


高端餐饮更是重灾区。根不完全统计,今年包括米其林一星餐厅山河万朵、米其林三星餐厅Opera BOMBANA、上海玉芝兰、TIAGO HOME KITCHEN......都黯然离场。

消费下行,中产们也开始捂紧钱包,开在核心商圈、面积大、租金高、装修昂贵的高端餐厅,一方面成本压力有增无减,另一面客流量、客单价却不断下滑,一些撑不住的老板,只能选择闭店离场。


大店接连倒下,连带着大面积的商铺也不好租了。

红餐网专栏作者蒋毅透露,今年成都的大铺面都不好租,120平米以内的小店反而抢手。在深圳做商铺租赁业务的老唐也表示,今年深圳一些热门商圈的大店比往年更难租出去了,租金也下降了30%-50%。


(二)服务密集、人力成本高的门店


人力成本也是餐饮经营的“三座大山”之一,同样属于“每天两眼一睁就要付”的固定支出。所以服务密集、人力成本过高的店,往往更容易出现经营难题。


上半年,互联网烘焙品牌“熊猫不走蛋糕”被曝破产倒闭,创始人杨振华到处筹钱发工资、还供应商货款和消费者储值卡,共计6000多万元。

撇开市场环境影响、创始人战略失误等因素不谈,从模式上来看,熊猫不走蛋糕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工账算不过来。


熊猫不走蛋糕采用O2O的模式,线上下单,中央工厂+前置仓发货,不需要铺大量门店,看起来能省下不少租金成本。不过,熊猫不走蛋糕自建配送团队,承诺3小时内送达、超时免单。而生日蛋糕消费场景相对单一,消费时段主要集中在傍晚、晚上,超时风险不低。这就意味会出现闲时大部分配送员很闲、忙时又忙不过来的情况,人效不高。


此外,熊猫不走蛋糕采用“送货+服务”模式,蛋糕送达后工作人员会穿上熊猫人偶服表演,进一步增加了人力成本。因为这项服务背后还包括培训、运营管理成本。

同样是自建配送团队的达美乐中国,也被人力成本压得喘不过气。这个全球门店超2万家的披萨一哥,2020-2022年在中国市场亏了9个亿。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连年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力成本过高。达势股份(达美乐中国运营公司)招股书及财报显示,2019-2022年,达美乐中国的员工薪酬支出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高达40.1%、42.5%、43.7%和38.8%,远高于原材料及耗材成本、租金开支。


国际连锁巨头都被人工压得喘不过气,一些重服务、重人工的单店,更难支撑下去。比如高端西餐赛道,今年,雏Chú MODERN CUISINE、KOR Shanghai等曾红极一时的高端餐厅或品牌,相继被曝暂停营业或倒闭。

这些店,往往面积不小,要保持餐厅的调性和服务品质,必然要配置更多的员工,且还需要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员工,这就意味着更高的薪资和培训成本。


某高端西餐厅的负责人小刚描述,该店的服务员不仅要有一口熟练的英语,还要参加餐品和酒品的培训及考核,月薪在15-18k之间,而侍酒师的月薪高达20k,部分厨师的工资甚至更高。总体算下来,餐厅的月均人力成本高达40万元。

光“三座大山”其中一座就要40万元,这样的餐厅,需要多少流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三)来去一阵风的网红店


网红店的生命周期正在变得越来越短。

前不久,美团副总裁、美团到店餐饮事业部总经理魏巍公开表示,过去视频渠道带动了很多短期热点和现象级餐饮,比如竹筒奶茶、新中式糕点等,这些现象级的网红品牌,一定时间内非常受欢迎。


如今,网红品牌的门店生存周期最短不到一个月,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倒闭的门店中,卖网红产品的店占了50%。同时,过去这些网红品牌依赖内容运营,单一渠道运营形成短期的散点营销趋势,很难形成经营复利。


一个品牌要想在全国铺开,要考虑供应链、门店模型、组织体系等多个方面,但网红店往往就是盲目跟风,一个品类、一款产品甚至一家店火了之后,十天半个月就能在全国各地冒出一批新店或模仿者,先把店开起来再说,这就是很多网红店诞生的路径。在餐饮老炮看来,这无疑是“自杀式开店”。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比如年初火遍全网的天水麻辣烫,今年3月,全国各地出现了大批天水麻辣烫门店,其中有人花了2万元去甘肃学艺,回济南投入二三十万开店,开业18天就宣布关门了。


这些天水麻辣烫店批量开出又批量倒闭的原因,不外乎就是盲目跟风,当热度下滑,大众的新鲜感开始褪去,自然就很难吸引到新的消费者了;同时,天水麻辣烫地域性较强,再加上这些盲目跟风的门店,很难潜下心来好好打磨产品、服务,导致消费者在尝鲜过后复购率较低。


再如此前大热的竹筒奶茶、罐罐烤奶、新中式馒头......这类红极一时的品类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市面上也难寻门店,背后的逻辑和天水麻辣烫如出一辙。


(四)过度依赖营销的店


要想长红,首先成为网红,而成为网红的方法,就是砸钱营销,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餐饮市场上的常见打法。

逻辑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如果仅依赖营销获客,没有支撑消费者持续复购的产品,一家店很难长红。一旦过了新鲜劲,就会出现客流下滑、收入减少,最后的结局就是倒闭。


明星餐饮是典型代表。近年来,一批明星餐饮陆续倒闭、收缩,这些品牌的共同特征是,开业初期靠明星光环红极一时,但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在打卡热潮过后逐步关店,有的品牌直接倒闭。

比如近期,知名主持人、《奇葩说》制作人马东投资的网红奶茶“谢谢茶”关闭了最后一家门,整个品牌的发展也画上句号。


2018年,谢谢茶首家门店开业,邀请了马东、薛兆丰、新裤子乐队、盘尼西林乐队、奇葩说辩手等流量级嘉宾到店打卡,不可谓不风光。

2019年11月开始,谢谢茶的主打产品珍珠奶茶系列的价格一降再降,价格从24-32元/杯降低到9.9元/杯,部分产品限时4.9元/杯。到了2022年,媒体曝出谢谢茶关闭多家门店,直至今年7月,谢谢茶关掉了最后一家门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再如,今年3月,曾与关晓彤深度捆绑的“天然呆”再被执行35万,风险信息显示,2023年至今,天然呆公司共有27条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被执行金额超2000万元。


今年1月,黄晓明作为品牌官的“烧江南”所属公司被列入被执行人和被限制高消费,有媒体曝出其在浙江、北京都遭遇大规模关店......

如今消费趋势越来越理性,顾客很难再为品牌“溢价”买单。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铺天盖地的营销,最终买单的仍然是消费者。


无论高价还是平价,消费者都更关注花出去的钱是否“值得”,即性价比、质价比。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下,空有噱头的营销店、网红店,资金实力、持续营销和创新的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拼不过连锁品牌,性价比又比不过认真做产品的街边小店,倒闭就成了它们的宿命。
(作者:王秀清 方圆)

版权所有 2007-2023 © 团膳网(Tansent)

经营许可证号:沪B2-20180739

ICP备案号:沪ICP备07009038号-1

公安备案号:31011302005044

总部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联友路118号A309

APP下载 (安卓版)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码访问)
团膳网 (公众号)
团膳学苑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