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策咨询
2020-05-13
疫情期间,有些品牌开始多元化业态发展,也有一些新人闯入餐饮这个行业,觉得趁机抄底,创业者进入餐饮这个行业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核心?是研究竞争者还是琢磨消费者?是看穿消费者心智还是把握消费者需求?可以说,不同的要素得出的是不同结果。当然,项目定位是一个综合因素考量,需要在商业模式设计(决定发展)与商圈结构分析(生存第一)中做出平衡,本期育策君希望给您更好的建议。
核心是什么?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先瞄准再开枪,一种是先开枪,再瞄准,一种追求精准性,一种追求快速性。其实,育策君认为我们纠结的不应该是这个战术性的问题,而应该先关注在瞄准、开枪这些动作之前,是否已经有了射击这个战略意图的确定。也就是说你射击的核心意图是什么?
引申到餐饮创业来讲,你进入餐饮的目的是什么?是改变自己的人生规划,不愿意再打工上班,还是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或者当当老板过几天觉得无人约束的日子,抑或你觉得自己热爱餐饮这一行,要把美食带给更多的大众。而不同的目的背后,就会诞生出不同的生意经,也就是不同的经营哲学、管理目标、资源配置。
我们常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初心是餐饮创业人的靶心,核心是你射击的计划与能力。现在的餐饮日新月异,我们拨开迷雾去看,还是离不开对主流顾客的定位与分析。初创阶段,你是研究消费者需求还是研究消费者心智,还是研究商圈的结构与竞争者的优劣势。
前几年,大家都往商场里挤,总以为进了品牌商业商场里就贴上了品牌的标签。拿上海的商场餐饮而言,更迭速度非常快,一个季度或许就有淘汰出局的,关于商场竞争的基础,本身就不存在公平而言,商场通过优惠条件来吸引大品牌入驻,从而把引流带动过去成就商场的繁荣,而小品牌或者没有品牌的进去那是需要为大品牌的优惠买单的。
所以餐饮人,根据竞争去定义你的核心是有问题的,只能作为第三个维度的参考。因为商业街也好,路边店也好,没有机构给予统一规划,对每一个品类给予区隔保护,简单粗暴点讲,就是谁有钱谁就可以开,谁任性谁就随便搞,最后对手损兵一千,自己也折损八百,这种现象仍在大量存在。
如果按照消费心智去定义核心,你知道顾客是怎么想的吗?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认知在不断升级,你怎么去跟的上他认知的速度?消费者心智能否在大数据支持下得到理性归类,还是说我们的顾客都是个性与差异的?服务感受与满意也要依赖于在日常营运中通过不断训练员工服务意识、管理者责任心才得以满足?即使是知名的餐饮企业,就能保证没有服务缺憾或不足吗?消费心智既然这么难以把握,我们也只能具体分析主流客群了。
那么消费需求呢,是否可以作为核心采集的第一内容?需求也是不断进化的,每一类型的顾客需求有着不同,因为年龄的代沟或许会有更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似乎也无法把握顾客每一餐产生消费动机时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但从业态上来讲,就是对市场不同消费者的细分满足。
举例而言,快餐业态可能要分成三个走向:1.一部分与便利店融合;2.一部分直接变成了小加工厂,专供线上外卖;3.快餐以地域小吃为内容,尤其是面食发达,菜系较弱的地方开成的主食或熟食店,将变成社会大众刚需;而简餐呢,满足小吃小喝小聚的社交功能,成为主流选择;正餐呢,满足宴席的仪式诉求,而宴席又不可能天天有,小聚却可以,简餐的份额会不断扩大,这既是市场的需求,也是企业简化成本的必要做法。
看到了这样的市场格局,你的事业核心定位应该有所指向了吧。你看看你倾向于做哪一类顾客,看看你的资源、能力、资金更能玩的转哪一类市场再下决定投资吧。